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工作(农副产品质量检测去哪里)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6-21
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江小白万亩高粱产业园在收获高质量原材料的同时,还是游客参观、打卡的景点。图为2021年9月的收割现场。(资料图片)通讯员 王觉易 摄/视觉重庆
涪陵榨菜集团智能化工厂,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生产线。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梁平张鸭子不断推出各种包装的产品,受到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欢迎。通讯员 张恒云 摄/视觉重庆
彭椒农业加工车间,工人对采摘的辣椒进行分级筛选。(受访者供图)
从1997年推出第一代餐桌包装,到2010年推出第二代养殖包装,到2015年推出第三代旅游包装,到2018年推出第四代动漫包装,再到2021年推出第五代氮气包装,每一次包装的换代升级都让梁平张鸭子食品公司(以下简称“张鸭子”)的销售打开了一片天地:去年,张鸭子的销售额攀升达9亿元,成为享誉川渝的一款中华老字号产品。
和张鸭子一样,重庆不少加工农产品都在寻求推陈出新。为顺应和助推这一趋势,去年底,2021中国(重庆)首届农产品加工业创新设计大赛举行。今年4月19日,大赛决出获奖名单:《忠州土猪气调保鲜肉》《“三峡柑橘”品牌建设》《梅见青梅酒》,作品分获新工艺金奖、新形象金奖、新产品金奖,成为我市加工农产品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代表产品。
市农业农村委最近发布的一组数据也足以证明我市农产品加工的不俗业绩:2021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产值3656.7亿元,同比增长14.6%,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又一强劲动力。
快速增长之后,重庆农产品加工还需要补足哪些短板,才能接续发力?重庆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短板一 产品包装老大笨粗
对策 让包装更加年轻化、时尚化
“今年1—5月,这款包装的产品销售额超过200万余元,比其他包装都卖得好。”梁平张鸭子的第四代传承人刘昌仁拿出一袋张鸭子说。与以前的包装相比,这袋张鸭子明显更吸引眼球——红底黄字,两只动漫鸭,头戴大毡帽,腆着圆滚滚的大肚皮,很是俏皮可爱;袋里充了氮气,鼓鼓的,显得更潮。
按照市场的需求适时更换包装,这是刘昌仁接手张鸭子后最重要的经营理念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做包装卤鸭的不多,以中国红、肉鸭为背景的第一代包装产品推出后,张鸭子连续13年保持每年10%的销售额增长。
但到了2010年,不少消费者觉得张鸭子包装老套,送礼拿不出手。刘昌仁立马找来团队设计了第二代包装。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销量又延续了每年10%的增长。
2015年,张鸭子进军重庆主城市场,开始作为旅游商品销售。不少外地游客反馈,作为旅游商品,张鸭子的包装没有明显的地标LOGO,刘昌仁将朝天门作为主元素融入到产品包装上,又带动了销量。
2021年春节,张鸭子主动向同行学习,推出了一款氮气包装产品,消费者通过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可以查看鸭子加工的全过程,这让张鸭子抓住了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者,川渝两地直营店有200多家。
市农业农村委加工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仍有不少加工农产品的包装显得老、大、笨、粗,时尚感不够。因此,2021中国(重庆)首届农产品加工业创新设计大赛,就将产品包装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指标。接下来,全市将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包装的升级换代,让产品更具时尚感,更加年轻化、时尚化,服务功能更强。
短板二 新品开发少
对策 围绕需求进行供给侧改革
就在刘昌仁忙着产品包装的升级换代时,重庆隆发皮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隆发皮革”)总经理何海东正忙着围绕市场需求抓紧生产多功能牛皮席。
“这几天天气开始热了,上个周末,线上平台卖了20多张有抑螨抗菌功能的牛皮席,收入16万元。”何海东介绍,抑螨抗菌牛皮席和普通牛皮席外观看起来差不多,价格却要贵四五千元,“为了迎接销售旺季的到来,从四月上旬起,车间工人是白加黑地连轴转。”
何海东的父亲有加工牛皮席的手艺,早在1997年,何家就创办了隆发皮革公司。后来,头脑灵光的何海东又研发了多款时髦的牛皮席,公司营业额从几百万元做到了2018年的上亿元。
公司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奖励产品设计创新,聘请四川美术学院老师作技术指导,高薪请到5位专业设计师,根据市场不断推出新款产品。“但产品创新始终停留在款式上,在功能上还是在原地踏步,产业的发展潜伏着危机。”何海东说。2019年,何海东说的危机终于来临——牛皮席的销量突然断崖式下滑,营业额从上亿元跌到了几千万元。何海东苦苦寻求市场的突破口——何不开发有抑螨抗菌等多功能的新产品?
2019年下半年,何海东实施新的研发计划。
研发新产品的难点在于如何延长药剂的药效。抑螨抗菌剂抹在牛皮席上,如果温度过高,药剂成分就会挥发;如果温度低了,减缓了药剂在空气中的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低。
经过一年多数千次的试验,何海东将两款牛皮席抹上药剂,然后压制在一起,就解决了上述难题,并于2020年9月成功申请了专利,公司销售额也重回亿元大关。根据市场需求,他们还生产负氧离子等多款多功能牛皮席,市场均价每张8000元以上,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市农业农村委加工处相关负责人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像隆发皮革一样的企业不多。现有的加工农产品大多停留在满足吃饱穿暖上,符合绿色、健康等更高层次需求的加工品不多,很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为实现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接下来,我市将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经营能力的培训。同时,加紧出台相关措施办法,鼓励引导他们围绕市场进行供给侧改革,研发更多高品质新产品。
短板三 企业小散弱
对策 走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2021中国(重庆)农产品加工业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中,农产品全产业链类金奖空缺,这反映出我市形成全产业链的加工农产品较少,企业存在小散弱的问题。
而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小白”)的转型之路,探索出一种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
陶石泉是江小白的董事长,从小对白酒酿造、白酒文化感兴趣。2011年接触了江津白酒的历史文化后,当年便在江津区白沙镇做起了白酒加工。借助微博制造话题,积极与网民互动这种营销模式,江小白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产品经常卖断货。
靠文案段子,江小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之后,陶石泉把重心从包装营销转移到酒的酿造上,流转土地种高粱,就为了获得理想的原材料。
总工程师邵家艳见证了江小白从重品牌营销转型到重一产种植、二产白酒酿造、三产酒旅融合发展的全过程。
江小白着手探索白酒的工业旅游开发,把白酒生产车间打造成游客的参观景点,把高粱地打造成花园,走酒旅融合的新路。
高粱田园景观、白酒展示中心、白酒旅游工厂、亲子农耕体验、白酒酿造体验……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如今,江小白从一个白酒公司,转型成为一家集高粱育种、生态农业种植、技术研发、酿造蒸馏、分装生产、品牌管理、市场销售、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在这条全产业链上,可以春赏油菜花、夏摘桃子李子、秋收割高粱、冬酿造美酒,每年工业旅游、农旅融合可吸引10万人次前来旅游。
市农业农村委加工处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类似江小白这样全产业链发展的农业企业越来越多。但就全市来看,农业一产的比重仍比较高,二三产业带来的产业附加值不多、不高,且产业链条连接不紧密,要么是一二产融合,要么是一三产融合。下一步,全市将出台政策措施,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鼓励农业加工企业走上全产业链发展的道路。
专家访谈>>>
市农产品加工协会秘书长曾令涛:
让农产品加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引擎
近年来,重庆围绕十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迈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国相比,甚至是与同等发展条件的省市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存在资金不足、创新不够、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市农产品加工协会秘书长曾令涛表示,要实现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重庆还需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奖励企业的创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生产出高水平、高档次的产品,就必须探索创新改造技术,实施工艺改进、设备改造、智能化生产等,政府应在这方面对相关企业给予补助或信贷支持。
二是要延伸农业政策支持。目前,我市支持农业产业的奖补政策有十几项,但针对加工业的很少。我市应积极探索更多关于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政策,如将基地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宜机化土地整治等政策整合延伸到加工业上去,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同时,要做到顶层设计与项目推进的一体化,避免出现规划和实施两张皮。
三是要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当前,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很难为专业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有限,面临高素质人才“引不来、留不住”问题。因此,政府既要为企业培育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还要着力优化环境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四是要拓展市场,打造特色化品牌。市场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只有卖得出、卖得好,才能让加工业更有动力。而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把品牌擦得更亮。因此,要在市场拓展、品牌塑造上持续发力,让市场活水成为助推农产品加工不断壮大的强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