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4-09-09
今天好上学小编整理了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高考改革计划出台,英语实行一年多考、社会化考试等措施的颁布,引发社会上对于英语教育的价值、目标以及如何改革等问题的热议。针对英语考试改革,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不同的举措,如北京降低英语中考分数,而增加了听力的比重;有的省市取消了中考的听力,有的则增加了口语考试……而对于英语课程的开设,有人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程,但是目前不少民办培训教育机构开设英语课却呈低幼趋势,可见家长对于孩子学习英语有着强烈需求。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学习英语的价值?英语教育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向什么方向改革? 在近期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与民办教育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新维度英语》教材主编龚亚夫提出:“最近社会上关于英语教育的议论实际上涉及如何看待英语教育的价值、意义、目标等问题。目前想要推动英语学习和反对英语学习的人,其实有一些问题没有明白:到底学习英语对个人、社会以及学习汉语,有什么样的利与弊。这些问题没想清楚,各种观点就难以达成共识。对此,我们需要懂得英语的作用和英语教育的价值。” 英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学生掌握一种工具 众所周知,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世界上9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英语传递的。国外有研究表明,在今后50年内,英语仍然是最通行的语言,远远超越汉语。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想和世界交流,获取信息,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英语是一个必须掌握的工具。我国虽然GDP跃居第二,然而科学技术水平、社会发展等其他指标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要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外语学习不能削弱。同时,这也是21世纪必备的技能之一,经合组织(OECD)提出“核心能力”或称“关键能力”,其中就包括能用外语和别人进行交流。 不过,有些人以为:“英语不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很多人今后用不到英语,因此,学习英语是浪费时间,不如将时间用于学习汉语。其实,虽然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英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掌握一种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获取信息,还对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有人担心儿童学习两种语言会妨碍母语的发展,甚至影响学业和智力发育。国外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像肌肉一样,要带着它去健身房,学习外语可以使头脑中负责思维的脑灰质功能增强,可以使大脑得以增长,这是有科学研究依据的。儿童不仅容易学好另一种语言,而且学习外语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益,能讲两种语言的儿童对语言本身有更敏感的意识,对于母语语法特性的理解也快于单语儿童。儿童学习的外语越多,他们对于本族语的理解越好,比那些只会单一语言的孩子在母语方面收获更多。学会另一种语言还可以促使人们以积极的态度更多地审视母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本族语言,包括更多、更丰富的词汇。英国的研究显示,每周学习超过一小时意大利语的英国儿童比只会单语儿童读英语时的速度更快,对于概念的理解更好,更具创造性,在逻辑推断方面也具备更好的能力。 另外,学习外语对人的品格塑造有影响,比如有助于理解多元文化,心胸更开阔、包容,更能面对较为敏感的话题,对于他人说外语时的困难也更能理解,在多文化的场合下也会更相处自如。其实学习外语和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一样,虽然今后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到那么多数理化方面的知识,但这方面的学习对人的素质发展有好处。学习外语对人的思维能力、记忆力、对于母语语法的理解都有益处,有助于发展思维缜密性、逻辑性以及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培养健康的人”是战略目标。其实人的素质培养就是“健康的人”中主要的目标。 至于人们担心目前国人汉语水平降低、希望加强语文教育,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不应把学习英语和汉语对立起来,学习英语和提高汉语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的。众所周知,现代汉语的语法就是在借鉴外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近代汉语教育的大家和著名作家,几乎都有留学海外、学习外语的经历。简而言之,英语学习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一是交流沟通、获取信息;第二是认知思维、发展心智;第三是品格塑造、立德树人。 英语教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 我国有关教育的文件,从纲要到课程标准,都在提倡培养“创造性人才”。不过对于什么是创造性人才,目前却缺乏具体的评判标准。国外提出创造性人才应具有“创造性人格(品格)”。创造性思维实际上需要有评判性思维作为基础。“国际文凭课程”的小学培养目标有10条:探究者、博学的人、长于思考者、善于沟通者、有原则的人、心胸开阔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敢于冒险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能自我反思者。经合组织提出的“关键能力”包括价值观、信念、理念,对于社会关系的看法和为人处世的哲学,道德观念;也包括对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包容态度和学习意识等等。显然,我国基础教育提出的培养“健康的人”与国际上的研究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在外语教育中实现培养健康人的目标,就应跳出英语国家为移民和留学生设计的ESL课程的思路,实施“多元目标”的英语教育,改变仅仅为语言交流而设定的目标框架,重新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明确语言交流只是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其他两个目标是社会文化目标和思维认知目标。 社会文化目标不局限于传统“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提倡不刻意去培养学生按照英语国家交往的行为规范去模仿英美人的习俗,重点也不在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而是从培养人的素质方面考虑哪些是国际交往中的社会文明礼仪、道德品质和思维方式。其中包括“行为规范与国际意识”。如言谈得体、文明举止、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社会公德、宽厚友善、公民意识等。还有世界文明、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性等等。 其次,社会文化目标还包括“健康品质与良好个性”。这一部分包括国际普遍认同的良好个性品质与人格,如诚实有信、谦虚谨慎、豁达乐观、坚持真理、独立自强等等。社会文化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接受现实世界,还可以在话题内容中加入对有关社会问题,如社会公平、种族与性别等的探讨,使学生培养推进社会进步的意识,树立改造社会的雄心大志,而不仅仅是接受现实。 另外,社会文化目标还应包括“社会知识与学科融合”。如果英语教育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句口语,会问路、购物等,只实现了工具性目标,而缺乏深入交流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储”,即使英语说得比较流利,也无法交流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应增加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不仅是英语国家的,也包括世界其他各国的知识。 国外提出创造性人才要具有“创造性人格(品格)”。创造性思维实际上需要有批判性思维作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教育,包括英语教育,是按照“听话的孩子”的标准教育人。实际上,我们也可以通过英语教材中的人物设计使学生接受不同性格的人,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健康品质。以上,就是好上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