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学网是什么网站(民学网是真的吗)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8-26
?又到了高校录取新生季。
日前,一份曝光了392所“野鸡大学”名单流传网络,黑名单上的“大学”大部分是不法分子通过自建所谓的大学网站,进行招摇撞骗:有的仿冒正规高校的校名,学校简介抄袭拼凑而成;有的则被曝光多次仍换个域名继续存在。
不仅如此,南方日报记者调查还发现,网络上存在一群以制作、贩卖假文凭为生计的人。他们以几百元至1万多元不等的价格出售从大专到重点高校的假文凭,并声称这些文凭可以在学信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验真。而所谓的“学信网”,不过是他们模仿学信网建立的假网站。
由此,从假大学到假文凭再到假验证,仿佛形成了一条“造假链条”。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再次敲响警钟:高校招生是国家行为,不会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更不会违规向考生收费。不是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和办理录取手续的都是虚假的,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网络上或小广告上的宣传,也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以防非法中介将经过正常程序录取的考生吹嘘成通过“关系”才予录取,“邀功领赏”。
虚假的“大学”
随着各地高考本科批次录取接近尾声,一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考生及家长开始瞄准“补录”机会,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他们正打算抓住考生急于求学的心理,“邮寄录取通知书”。
“今年考失手了,想去的学校去不了,不太好的学校不想去”,广东考生郑彤(化名)尽管考分超过本科批次的省控线,但由于与心仪高校的投档分数线仍有距离,因而“不上不下”,“这几天一直在想要不要复读,同时也在留意一些高校的招生信息,特别是补录情况。”
就在这个期间,他在网上搜到了一所“北京同济医科大学”。“整个网站建设十分完备”,“但最新的信息却是2015年”,让他“打了个寒颤”。
记者调查发现,该学校官网号称“北京同济医科大学(原北京同济医学专修学院)成立于1983年,由国内多名医学专家筹备、出资创建,是一所以医学教学、研究以及医疗器械研发的综合型、开放型、实用型新型高等医学院校”。
根据其官网上标注的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华南路58号”,记者联系到附近一家酒店,并向相关工作人员电话咨询。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在建华南路那么多年了,从没有听说过这有这么一所大学。”
记者拨打其官网上的电话,电话号码显示为西安,且一直无法接通;官网上标注的联系地址则为“西安市白鹿塬大学城狄寨路57号”。
事实上,“北京同济医科大学”只是“野鸡大学”的冰山一角。
截至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公布的可查询到的虚假大学有392所,其中有12所冠以“广东”“广州”字样,与“广东”挂钩。
记者逐一查核,这392所“野鸡大学”并没有教育资质、教育场所,有的甚至连网址都没有。特别是,在与2000多所正规高校比对后,记者发现有8所“野鸡大学”是冒用正规院校的历史用名;有的则与正规院校只差一个字或一个词,以假乱真。
比如,打开虚假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官方网站,其简介上写着:学院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融高等教育助学和国际劳务输出培训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学校”,“学院成立至今,已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合格人才16500余人”。教学、就业信息、校园生活、专业设置等一应俱全,学校新闻和图片也是抄袭盗用北京建筑大学等学校的。
据了解,北京建筑大学曾用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但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
而记者用卫星地图在其官网上标注的地址“北京朝阳区水碓子东路15号”上发现,的确有一所学校,但却名为“北京城市建设学校”。
而与“广东”“广州”有关的12所“大学”,记者查核,无一有实体校园和网址,均是与正规高等院校、中职学校“校名相似”,混淆视听。
虚假的“网站”
除了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考生、高校的合法权益,发布可查询到的虚假大学名单外,一些民间机构也根据考生和家长的“报料”,进行民间调查曝光“野鸡大学”。比如,一家名为“上大学网”的民间教育服务机构从2013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会在高考季发布“野鸡大学”名单,累计曝光400多个“野鸡大学”。
为什么从政府到民间年年曝光,但野鸡大学还是年年有呢?
记者调查发现,黑名单上的虚假大学,多数已无法登入。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相应的虚假大学名称,会出现“您搜索的学校名称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中,媒体披露其虚假办学,请谨慎辨别!”的提示。
然而,仍有部分“学校”有其“官网”。
据了解,被曝光的“野鸡大学”与人们通常理解的私下招生、租借廉价校舍、教学应付了事、最终颁发非正规证书不同,在多次曝光后,这些“大学”会采取更换信息的方式继续存在,它们更像“网上店铺”——不法分子往往租用境外的服务器,自建一个所谓的大学网站,蒙蔽考生,让考生和家长上当。
“经过这几年虚假大学的名单曝光,教育部也同时公布正规大学的名单,搜索网站拦截以及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虚假大学的生存空间确实受到遏制”,曾在“上大学网”担任内容总监、多年来从事虚假大学核实甄别工作的谌江平介绍,但由于域名注册、虚拟主机、IP地址挂靠等网站建设的工序简单,成本低,而且不受国界限制,导致虚假大学年年打年年有。
那这些“名存实亡”的“大学”究竟是如何营生的?
据介绍,这些虚假大学的“网站”不仅有人专门负责设计和维护,还有人负责伪造假证,在线下兜售各种假学历和文凭证书,以“低分录取”“内部指标”为诱饵实施诈骗。在具体操作中,虚假大学一般会要求考生通过网络支付先打部分定金到指定账户,等考生拿到“证书”、在其官网验证证书信息后,将余款缴完。
为了“圆谎”,大多数虚假大学在其官网内设置“学历查询”“证书查询”“信息查询”等入口,给假学历再造一个“假认证”。比如在“北京同济医科大学”的网站内就有“毕业生信息查核系统”,方便用户消除其疑虑,形成了一个“局中局”。
除了“局中局”外,更有一些不法分子直接仿冒“学信网”,推出了“民教网”“民信网”“民院网”“民学网”等。近年来,有不少网友均反映“为什么在学信网查不到学历信息,但在民X网就可以查到呢?”原因就在于有不法分子“炮制”虚假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信息网,并称可以查“民办高教学历”。
虚假的“文凭”
不仅“假大学”“假网站”,相比之下,遍布网络的各种教育机构提供的所谓“学历服务”更具迷惑性。
在搜索引擎、电商平台输入“学历”等关键词,就能找到大量成人教育、在职学历提升等的教育服务信息,其中不少打着“(学历)学信网可查”,“名师汇聚”,“名校文凭”等宣传语。
7月中旬,记者在QQ上输入“学历办理”关键字,就找到了不少相关的群。记者加入了一个成员超过千人的大群,甫一进群,某管理员就马上表示,如要办证须添加“王老师”的账号进行私聊。记者发现,该群处于禁言状态,只有管理员不停地为新进的成员发送“王老师”的QQ号码。
随后,记者添加了“王老师”并以今年高考考生身份向其咨询购买学历的相关事宜。
这位“王老师”告诉记者,一张全日制普通本科的毕业证要350元,加上学位证书的价格为650元。如果需要在学信网上能查到的文凭,一整套985高校的证书学历加上档案只需1.2万元。
“你发你的资料给我,再付定金800元,办好了你能在学信网上查到。”“王老师”说,“我之后会安排人送货,你拿到证件付尾款就行。”记者了解到,购买假文凭的流程大致相同。一般是购买者将准备好的学校、专业等资料发送给对方后缴纳10%~40%的定金,7~20天后,贩卖者将学位证或毕业证的扫描件发来,购买者在学信网查询无误后将剩余费用付清,贩卖者再寄出文凭。
据了解,学信网是教育部指定的学历查询唯一网站。那么,假文凭贩子声称的学历证书怎么会在学信网上查到呢?
对此,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信网的学历录入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需要具有办学资质的院校上报学生信息,教育部门审核备案后,才能在网站上查询到相应的学历信息,“他们说可以查询得到的,很可能是在假网站查到的”。
除了仿制网址相近及逼真的网站,有网络安全专家指出,即使考生访问的是正确的域名,假文凭贩子还可以通过植入病毒让“正确访问”导向“山寨网站”。“比如说,假文凭贩卖者给你发送一个压缩文件,里面有你的‘学位证’编码,你打开压缩文件时可能就中了病毒。”广东一名网络工程师告诉记者,“在病毒运行中,其实你访问的网站的内核已经是被不法分子恶意导向的假网站,并且查到了‘预设’的数据。”
除了透过虚假网站进行“假文凭”验证外,有的机构则夸大证书含金量,诱骗考生或社会人士上当。
比如,有的网店直接就宣称与部分大学合作,只要交了定金就会参加“保过班”,能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但事实上,记者调查了解到,很多所谓的“专升本函授服务”,其实仅限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函授学习和业余学习,获得成人高等教育学历。
如何“识假”“打假”
面对层出不穷的“虚假大学”和“虚假宣传”,考生如何避免“踩雷”?
“所有具有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的信息都会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呈现,招考目录中没有的就是虚假学校。考生也可以在教育部官网查询高校信息,以及向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核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支招”,考生和家长还可以根据这些所谓的学校的宣传内容,进行查核。
“比如,登录这些‘学校’官方网站进行查看,虚假学校的网站就有不少破绽。”该负责人说,在我国,二级类别域名的注册是有限制的,其中“edu.cn”专用于教育机构,虚假大学的网站是申请不下来的,最多只能将edu字样融在其中混淆视听。
该负责人强调,高校招生是国家行为,不会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更不会违规向考生收费。“不是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和办理录取手续的都是虚假的”,他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网络上或小广告上的宣传,也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以防非法中介把经过正常程序录取的考生吹嘘成通过“关系”才予录取,成为吸引别人上当的“幌子”。
此外,一些所谓的“全日制”教育只是一种形式,“工作日上课就是‘全日制’教育”,“此类‘全日制’教育取得的学历,并非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入学后取得的全日制统招学历文凭,毕业取得的只是教育部承认的成教文凭、自考文凭和电大文凭。”该负责人说。
除了谨防上当外,也有一些学者指出,“明知故犯”是“虚假大学”多年生存的土壤。有些家长或学生明知这些“大学”和“文凭”是假的,但因为未来参加工作、升职、考核、入户等利益驱使,使得他们“花钱买假”,沦为虚假大学造假利益链条中的一环。有的侥幸受益者,不仅不举报不投案,反而口耳相传,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虚假大学。
由于“虚假大学”并无教学资质、无教学场地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一方面用人单位需重视学历认定工作,使“假文凭”难以生存;另一方面,除教育部门继续做好信息公开的工作外,工信、公安、工商等部门也应加强联动,打击虚假大学。
21世纪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社会评价除了重视一纸文凭外,还应加强对个体的专业评价和效能评价,从源头上减弱“文凭情结”。
【记者】谢苗枫
【实习生】何雪雯
【校对】符如瑜